汉中八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13 09:08

月台,指在汉中府署,大堂、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月台是该建筑物的基础,也是它的组成部分。由于此类平台宽敞而通透,一般前无遮拦,故是看月亮的好地方,也就成了赏月之台。杜甫有《少尹见过》诗:“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苍玉,是一块用硕大碧玉雕凿而成的如鼓、如础、外形如容器的古雕艺术品。通高103厘米,直径105厘米。先此物移位于汉中古汉台(即汉中市博物馆)。 较早记载这个罕见之物的是清初学者王渔洋。康熙十一年,他奉命赴四川典试,路过汉中,在府署见到此物,遂记录于所著《分甘余话》之中。书中说:“汉中府治月台东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图八尺,间作四兽,面有剖露痕,审视之,真碧玉也。制似,相传楚汉间物“。之后嘉庆《汉南续修群志》、民国《续修南郑县志》,也均作了如此记载。因为汉中曾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人们便把月台苍玉和刘邦直接联系起来,诸如相传此石为刘邦的上马石、试剑石、汉王宫廷柱础,残缺处为刘邦剑劈所致等动听,至于“月台苍玉”何故被砍削,也众说纷纷云。相传刘邦登此石上马不慎,摔了个跟头,于是盛怒之下,举剑劈下了两块。又说清同治年间,太平军围攻汉中城,此苍玉残缺处,即为当时守城官兵争相凿削所为。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平军入城后,凿下两块作了官印。太平军攻汉中之事发生在清末,而王渔洋早在清初已见有剑露之痕迹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