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图,了解临洮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3-20 04:24

临洮历史悠久,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临洮而命名。

战国时期的地图

战国时期,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灭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县,狄道建县,以此开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狄道。

秦朝时期的地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分为36郡,陇西郡仍治狄道,辖九道十二县。

西汉时期的地图

西汉时期,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羌人首领留何率种人请求守陇西塞。后迁至狄道、安故(今临洮县南)、临洮。

东汉时期的地图

东汉时期,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陇西郡治由狄道徙襄武。汉安帝延光三年(124年),陇西郡治由襄武迁返狄道。

三国时期的地图

三国时期,狄道属曹魏势力范围,隶属于雍州的陇西郡管辖。

西晋时期的地图

西晋时期,晋武帝太始元年(265年)撤销安故县建置,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在狄道县东南分置武街县(今窑店乡田家坪),并分置狄道郡,治狄道。

隋朝时期的地图

隋朝时期,狄道归金城郡管辖。隋大业五年(609年)四月,炀帝大猎于陇西,至狄道。

唐朝时期的地图

唐朝时期,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乐都),狄道属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置临州、狄道郡,下设都督府。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建哥舒翰纪功碑。安史乱后,陷入吐蕃。

北宋时期的地图

北宋时期,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韶主持洮河安抚司事。次年王韶击败吐蕃,置城名“武胜”,设武胜军,八月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王韶击败羌族木真等,设置熙河路,任经略安抚使,知熙州。

南宋时期的地图

南宋时期,宋金对峙,属于金国的势力范围,改熙州为临洮府,府治在狄道县。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改熙河路总管府为临洮路,治设狄道。康乐县(今康乐县地)、当川县(今康乐县西北当川铺)均属临洮府管辖。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在各州设州学,临洮府学学生25人。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五月,元兵攻占临洮府。

元朝时期的地图

元朝时期,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废除康乐、当川两县治,其地并入狄道县。后隶属于陕西行省的临洮府,府治设狄道县。

明朝时期的地图

明朝时期,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临洮卫指挥使驻狄道县,临洮府属陕西行都司辖管。明洪武五年(1372年),修建狄道县文庙,重修郡学宫。

清朝时期的地图

清朝时期,隶属兰州府管辖,乾隆五年(1740年),临洮府迁治兰州为兰州府,升狄道县为狄道州,民国二年二月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为临洮县。

临洮县区位图

新中国成立后,撤销洮沙县建制,属地化归临洮县辖。临洮划归定西地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