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盛宴”里的“民生温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0 05:11

春日的千佛山,山花烂漫,游人如织。最近,这座承载着济南历史的名山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此次,在保留传统民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功能,成为集文化展示、商贸交流、公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地方小吃的烟火气息、普法宣传的便民服务、医疗义诊的健康关怀……这场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正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展演:指尖上的千年技艺

走进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非遗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翻花”艺术。济南翻花非遗传承人手持翻花作品,向往来的游客市民介绍这一民间艺术。“以前只有老人爱买给孩子,现在年轻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作品。”她笑着说,“去年有个外国游客特意买了我的作品带回国,作为伴手礼送给他的朋友们。”

隔壁摊位上,糖人艺人正用熬化的麦芽糖勾勒出一只栩栩如生的“齐天大圣”,引来一群孩子围观。“现在的孩子更喜欢卡通形象,所以我也创新了一些新样式。”他一边制作一边介绍,“庙会给了我们展示的机会,也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老手艺。”

除了翻花和糖人,山上还有不少精彩的非遗项目。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这个窗口,让非遗‘活’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

小吃街:舌尖上的老济南记忆

山上的烟火气,最浓的莫过于小吃街。杨记麻糖的摊位前排起长队,传承人正忙着切糖、包装。“我们家从爷爷那辈就在山会上卖麻糖,现在用的是老配方,但包装更精致了,方便游客带走。”他擦了擦汗说,“这几天每天能卖上千包,不少外地游客专门来买。”

不远处,黄家烤肉的香气弥漫整条街。老板将刚出炉的烤肉切成薄片,递给顾客:“我们的烤肉用果木慢烤,肥而不腻,很多老济南人每年山会必来吃。”今年,他的摊位还开通了线上预订,方便游客异地下单。

普法宣传:文化庙会的“法律集市”

在文化庙会入口处,几个特殊的“摊位”格外醒目——这里不卖商品,而是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千佛山街道联合多家律所开展“法治宣传进山会”活动,律师们耐心解答市民关心的房产、婚姻、劳动纠纷等问题。

“我正愁不知道怎么处理老房子的继承问题,没想到逛山会还能顺便咨询法律!”市民刘女士笑着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咨询量比去年增加了30%,尤其是民法典相关咨询最多。现场还设置了互动游戏,通过答题送法治小礼品的方式,让普法更接地气。

公益义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

一旁,还有一块“医疗服务区”,一家中医院的专家团队正为游客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和健康咨询,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体验。这里也是人气最高的一个区域。

“今天逛山会顺便检查了下,医生还给了饮食建议,真方便!”68岁的王大爷满意地说。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当天他们的义诊活动共接待群众600余人次,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隐患40多例,并为他们提供了后续就医指导。

山会转型:从民俗庙会到“民生大集”

记者观察到,现在的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早已不仅是祈福游玩的传统庙会,而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服务平台。“今年,景区首次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人流,优化服务布局,并与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联动,确保安全有序。”景区工作人员介绍。

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的演变,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发展。它既保留了民俗内核,又结合了公共服务需求,成为城市文化治理的典范。

夕阳西下,山会依旧热闹非凡。翻花艺人的巧手、麻糖摊前的笑语、法律咨询台前的认真解答、义诊医生的温暖叮嘱、“第一书记”热情推介着特色农副产品……千佛山三月三民俗文化庙会,正以它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济南故事,也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温度与民生关怀。(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飞 实习生:谢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