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圆满完成县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07:16

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州5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于9月中旬圆满结束,全州5县共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113人,领导班子职数、结构和交叉任职、干部交流等均符合政策规定和要求。

党委人事安排大格局得到全面实现。五县按照州委的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规范投票方式,创造有利于选举人充分表达意愿的环境和条件,切实保障代表、委员的民主权利,从而保证了党委意图的顺利实现。省州委提名的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法院、检察院“两长”共113名候选人均高票或全票当选,当选率为100%。

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这次换届的政策,进一步精简了县委常委领导班子职数。全州五县各减少了1名县委常委职数,由1名党政交叉任职的常委兼任宣传部长,较上届减少5名;在各县党政班子中各配备了1名女干部;全州5名县级纪委书记和10名法检“两长”一律实行了避籍任职。切实加强了各县公安、工会工作,全州五县县委常委均兼任县总工会主席,公安局长担任政府党组成员。

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从年龄结构上看,选举产生的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4.5岁,35岁左右的8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7.1%,五县党政领导班子均配备了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同时保留了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年龄相对较大的班子成员,形成了以35岁至5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老中青干部合理搭配的年龄结构。从学历层次上看,新一届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及法检两长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09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96.5%,较上届提高了4.2个百分点。从专业构成上看,既有熟悉经济社会管理的干部,也有熟悉城乡建设、财政金融、法律科技和农业农村工作等方面的干部,班子分工合理、专业配套、优势互补,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类”干部配备力度得到明显加大。班子成员中女干部11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9.7%,较上届提高了0.9个百分点,五县党政领导班子中各配备了1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68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60.2%,比上届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党外干部15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13.3%,达到了县级人大、政协班子中配备党外干部的要求。     

 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州范围内对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纵向、横向交流,对新提任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尽量实行易地任职。113 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共交流68名,占班子成员总数的60.2%。新进班子干部的德才素质总体比较好,创新意识比较强,大多数担任过乡镇主要领导和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具有较全面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人大班子新进了不少熟悉法制工作和议政能力较强的干部,政协充实了一些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界别的代表人物。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新动力。这次换届是我州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各县召开“两会”,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审议人大、政府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制订了下一个五年工作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人大、政府、政协班子和法检两长,从而把各县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高度共识,为促进各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加快发展意识,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     

推进了基层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进一步体现。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依法依章参与各级领导班子的选举,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整个换届中,各级党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地方组织法》、《选举法》和《政协章程》的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有关换届工作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依法按章办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扩大民主、注重民意贯穿始终,把做过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贯穿始终,整个换届工作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换届选举中,所有候选人均以高票当选,大部分主要领导以全票当选。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反映,换届工作人心顺、风气正、效果好,通过换届,换出了领导班子的新形象,换出了干部队伍的新活力,换出了干事创业的新风气,换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势头。(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