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州·陇关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17 01:20

汉代的长安·陇关道是由长安雍门西出,过西渭桥,经槐里、邰城、雍县至汧阳,西行50余里进陇坂东口,在山谷中又行50余里至关山上的马鹿镇,再西北行20里至阎家店,阎家店是分岔路口,西北经陇城县、略阳县至天水郡,再西,达陇西郡狄道县;由阎家店西南行,穿越60余里峡谷,经清水、上邽、冀县亦达陇西郡[118]。陇西郡又西,经河西四郡,达于西域。

唐代长安,从西市出开远门人驿路。《南部新书·己》记载:“平时开远门外立堠,谓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戍人不为万里之行。”而宫使西去,均由长安朱雀街都亭驿出发,西北行经开远门西至临皋驿。由临皋驿西行,经三桥过咸阳桥至咸阳县望贤驿(《长安志》记为陶化驿)。望贤驿又西,中经温泉驿约50里至始平县,郭下置槐里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金城公主出嫁吐番,中宗送至于此,因之改名金城县,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又改名兴平。

由槐里驿西去,20里至马嵬店,置马嵬驿。唐玄宗赐杨贵妃死于此。马嵬驿又西,经望苑驿至武功县。

由武功县西去,中经杏林古驿[119],70里至扶风县,杏林古驿当为扶风县驿或扶风县境内的一个驿站。又西,30里至龙尾驿。再西,20里至岐山县,置石猪驿。

岐山西50里,中经横水(驿)至凤翔府治所雍县,府有馆驿。向西微北行,70里至汧阳县,当置驿。由汧阳循、汧水河谷西北行,80里至陇州治所汧源县。陇州置有馆驿。《新唐书·史宪忠传》记:“(迁)陇州刺史,增亭障,徙客馆于(州城)外,戎谍无所伺。”《太平广记》“姚康成条”记:“太原掌书记姚康成奉使之汧陇,会节使交代,入蕃使回,邮馆填咽。”由此可见陇关道为唐中叶以后通吐蕃要道[120]。

陇州又西约三四十里至安戎关,依山临水,《唐会要·关市》记为大中六年(852)三月陇州防御使薛逵新置关城。《新唐书·地理志》记,陇州汧源县“西有安戎关,在陇山、本大震关,大中六年防御使薛逵徙筑更名”。

大震关又西50里至小陇山分水岭,有分水驿。《元和郡县志》记:“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每山东人西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又西南行,中经弓川寨至清水县。清水县东南又有安夷关道,经南由县至凤翔、宝鸡,此为北魏以来陇山南端又一交通孔道。

清水县再西行,经秦州、凉州达于西域。凉州东南行经秦州、陇关至长安的驿路为“丝绸之路”南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