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党员到甘州区龙渠乡红色基地开展祭奠扫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党组织络绎不绝,甚至不提前预约,就不能及时安排祭扫活动。据了解,仅清明节前后的20多天,龙渠乡红色基地接待市区单位甚至从省城兰州远道而来的单位25个,接待人次超过2000人。
近年来,龙渠乡发挥境内龙渠烈士陵园、龙渠会议遗址-张家屯庄的红色禀赋资源,着力打造一条田园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风情线,为市区各部门乡镇、行政村党员干部、旅行团体提供了一个党性实践教育的平台,“追忆初心铸党魂加快发展促增收”主题党性教育活动,受到了市内外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通过“穿红军装、走征战路、祭英烈魂、听战斗史、吃忆苦饭”的培训方式,参训党员干部身着红军衣、佩戴党徽行至白城烈士陵园,缅怀革命烈士、瞻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了解白城子战斗历史、聆听陈氏三代守墓故事和流落红军霍守云、王怀文的故事,再现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征战沙场的英雄史诗,感受红西路军精神薪火相传的不朽魅力。从龙渠烈士陵园出发,途径什八名村、保安村、龙渠中心学校等地抵达龙渠会议遗址所在地-张家屯庄,感受7公里的非凡行军路线,增强了干部群众立志报国的信念。通过了解龙渠会议遗址基本情况、参观李学涛道德模范教育基地以及龙渠乡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民居文化陈列室等,体验革命先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制作黑面馍馍、酸辣白菜、煮土豆、小米饭、榛子汤等菜肴,体验红西路军征战时的艰苦岁月,教育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基地”的引领”促进了龙渠“绿色产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乡村产业的振兴,仅清明时节,本乡下堡村的粉皮面筋、龙首村的农家老布鞋、“龙渠香坊”的手工胡麻油、什八名村的手工香醋等特色农产品,收入就达3万多元。(付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