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毅行者张斌
房市一手掌握
到今年年底,经过5年多建设的武罐高速将通车,陇南从此结束境内无高速公路通行的历史。
武罐高速全长129.79公里,通车后从陇南市区出发一路向东,过三河、洛塘等乡镇,1个半小时即可到达甘川边界,3个小时可抵达四川广元市。
陇南人说:“武罐高速通车后,早晨从武都出发,中午上广元吃顿火锅,再逛逛街,下午返回来,还能赶上家里的晚饭。”
而在过去,沿国道212线到三河,然后上通乡公路,到达甘川边界的姚渡,至少得5个小时。
武罐高速的通车翻开了陇南交通建设新的一页,同时,也是陇南打破瓶颈制约,大抓交通建设,织就立体交通网,打造甘肃南部交通枢纽的一个缩影。
行路难将成为历史
“连峰极天兮,飞鸟不通。”陇南地处甘肃东南部,东邻陕西,南接四川,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但是,这种特殊的区位优势,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发展优势,千山万壑曾无情地阻挡着陇南前进的步伐。
长期以来,陇南境内无高速、无铁路、无飞机场,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通达率低,是全国、全省交通条件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高楼山、米仓山等横亘在陇南境内的大山是绕不过的天堑,麻崖子梁、黑马关等要塞之处的高山,也阻挡着南来北往的客商。
“开着212吉普车,走在212国道上,时速却是21.2公里。”这是以前汽车司机对陇南交通状况的调侃。
到过陇南的外地人说:“陇南的路不是用距离说话,而是用时间衡量,从礼县到文县在路上花的时间跟武都到兰州一样。”
近年来,为改变陇南贫困落后面貌,加快全市小康建设步伐,实现280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共同夙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发展交通事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多渠道争取资金,打通进出口,吹响了陇南有史以来较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冲锋号。
兰渝铁路、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陇南段、成州民用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在陇南境内开工建设,武九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渭武高速明年全线开工建设……
陇南与九寨沟距离最近,但多年来,仅有一条212国道经文县再走省道东青路才能到达九寨沟,其中,翻越高楼山就得花两个多小时。
“要是武都到九寨沟建一条高速公路多好!武都区至九寨沟县将由目前的210多公里,缩短至85公里,行驶时间将由目前的5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外地游客到了陇南差不多就到了九寨沟的沟口。” 陇南群众如是说。
“陇南山大沟深,如果建成飞机场,上北京、下深圳、到上海,再也不用到兰州中川机场坐飞机了,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常到外地出差的陇南客商对飞机场的建设最为渴望。
“人民的期盼,就是我们决策的风向标和主攻方向。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多争取几个重大交通项目在陇南开工建设。”为了实现陇南人民的梦想和期盼,陇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承诺掷地有声。
为了武九高速公路尽快立项、成州民用机场顺利开工,近年来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市长陈青等领导,带头扛起使命,亲力亲为,先后多次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的领导沟通汇报,向省委、省政府进行汇报。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副省长、原陇南市委书记王玺玉联合部分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请求立项建设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的建议》。与此同时,时任市长的孙雪涛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广元市市州长联名向国家有关部委递交了《关于请求立项建设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的建议》。市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联络3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联合提交了《关于请求立项建设武都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的提案》。
最终,武九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长118.7公里。其中,主线71.3公里,文县连接线47.4公里,估算总投资165.2亿元;同时,成州民用机场试验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
立体交通网雏形已现
站在武都城区南山远眺,高山夹峙,一江中流。白龙江上,武罐高速武都高架特大桥,像是一条翻山越岭的巨龙。
全长5302米、4次跨越白龙江、4次上跨城市道路的武罐高速武都高架特大桥,是目前省内最长的高速公路桥梁。历时5年多的建设,武罐高速这条我省目前桥隧比例较高、每公里修筑造价较高、施工难度巨大的高速公路,将成为陇南境内开通的排名前列条高速公路。
武都城关镇渭子沟境内,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兰渝铁路在白龙江畔交汇,繁忙的施工场面,让人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火车、汽车来往穿梭的图景。
在三河镇通往洛塘的大山里,时而是如龙一般的大桥蜿蜒向前,时而是一个接一个穿山越岭的隧道,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场面打破了大山的沉寂。
武罐高速、兰渝铁路穿越秦岭腹地的山峰沟壑,建设者采取少开挖多保护、多还原等措施,有效保护了秦岭地质结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施工过程中采用在山外预制桥梁再运进山里的措施,避免了山体大面积开挖;隧道掘进采用了在洞口上方设置截水沟、排水沟的办法,减少洪水的冲刷,同时对洞门围岩进行锚固处理,再进行植草种树,保持坡面原始状态。
在武罐高速、兰渝铁路两旁,满眼都是苍翠的绿色,山依然,水依然,草木依然,很少能看工程建设留下的“伤疤”。建设者在修路,也在构筑绿色生态走廊,在征服秦岭中保护秦岭,在建设与保护中实现人与大自然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这是一张激动人心的时刻表:
2013年年底,武罐高速建成通车;
2014年年底,成武高速建成通车;
2015年年底,兰渝铁路建成通车。
陇南市副市长王月成介绍说,到“十二五”末,以兰海、十天、成武等3条高速公路和兰渝、成兰2条铁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及县际公路为主干道,以农村公路为补充,以遍布全市的运输站场为支点,陇南正在着力构筑“H”型高速公路网和“E”型铁路网,基本建成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结构优化、管理现代、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建设率先实现突破,从根本上打破交通对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全市铁路总里程将达到3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将基本形成,实现市到县区两小时到达、县区与高速公路半小时连接,制约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致富路通到家门口
在打通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大动脉”的同时,陇南市交通部门打通“毛细血管”的工程同步推进。
如果说高速公路、铁路、飞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将陇南带进了发展快车道。那么,农村公路的建设则把大山深处的一个个村庄联接起来,激活了当地农村经济,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陇南市交通局局长郑作栋告诉记者,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在每年实施100多个项目的同时,编制了《陇南市扶贫攻坚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规划》《藏族乡村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农村道路建设规划》,确定了2016年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目前,洛礼(武山洛门至礼县)路、南腊(宕昌南阳至迭部腊子口)路、礼武(礼县至武都)路、五阳(武都五马至康县阳坝)路等县乡公路加紧建设。一条条公路像飘落在山间的彩带,把散落在沿线的村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市县交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农村公路“百千万”工程的支撑下,目前,陇南市通油(水泥)路乡镇数量由“十五”末的81个增加到184个;通公路行政村由“十五”末的885个增加到1545个;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翻了一番,由6697公里增加到13547公里。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改变了农村面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发展,给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路通后,大量收购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农民就地销售,解决了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损耗大、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
“原来我家的地边不通车,每年就种点小麦、玉米,现在路通了,我种植中药材,一亩地能比原来多赚800多元。”成县宋坪乡李梁村村民李新民这样说。
陇南市资源优势明显,生物资源富集,是全国油橄榄较佳适生区,核桃、花椒、茶叶、银杏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必将极大地提高该市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郑作栋说,目前全市交通运输事业也正处于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负重爬坡期。交通运输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就要把握机遇,实现率先突破、率先发展。要紧紧抓住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圈、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争取项目、落实资金,交通战线的干部群众发扬不怕吃苦、以干克难的精神,全力推动交通建设跨越发展。同时,危旧桥梁改造、便民桥等工程建设也列入每年为民兴办的实事当中,目前已建成便民桥400多座。
大交通促大发展。随着立体交通网建设步伐的加快,陇南将建成南下川渝、东进陕西、北上兰州、西连九寨的交通枢纽,山大沟深的陇南必将迎来又一个跨越发展的春天。
正茂顶秀港湾看房团
兰州鹏博金城珑园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