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妙手”绘就红色旅游好“丰”景——农发行四川仪陇县支行支持红色旅游探访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30 00:28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7日讯 春节假期,朱德故里风景区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丰”景持续延绵。“德乡仪陇”干群惊喜地发现,各行各业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据统计,整个假期仪陇县共接待游客103.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9亿元,游客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41%。南充全市7个红色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9.8万人,其中朱德故里景区接待游客达17.7万人。仪陇红色旅游强劲复苏的背后,留下了农发行仪陇县支行人筚路蓝缕、扛旗探路的坚实步履。

做足“提升”文章,让游客“嗨”起来

大年初一,来自南充的游客李先生在参观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诞生地等景点后已近傍晚,但这次他再也不为住宿的事操心劳神了,而是带领一大家人优哉游哉住进了早已在网上订好的客博园风情土楼。晚上,彻底放松身心的李先生和家人及朋友尽情地嗨,赏歌舞,品小吃,喝白酒,玩得不亦乐乎。

三年前,他驾车来这里参观完景点后,时间也近黄昏,但他还不得不心急火燎地驾车到50公里外的仪陇新县城找酒店住宿,他不喜欢夜间开车,而当时最近的住宿只好到景区附近的马鞍场镇去找,但酒店环境差,令一向爱干净的他望而却步,要是景区里或周边有一个上档次的酒店就好了。李先生终于在这次再来旅游时圆梦了。

 

农发行仪陇县支行支持的客博园全景

仪陇县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故仪陇县又称“两德故里”或“德乡仪陇”。多年来,当地政府借助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该县2015年获得全国十佳宜居县,2021年又建成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

疫情期间,仪陇旅游业也“一地鸡毛”,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仪陇人对旅游业仍热情不减,想方设法在红色旅游的拓宽、掘深上下功夫。但仪陇作为原国定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的问题常常让当地政府在谋局落子上“英雄气短”。

长期深耕“三农”的该行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介入把脉开方,2021年初,经多方合作,仪陇县朱德故里客家民俗文化博览园(简称客博园)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项目横空出世,并纳入该县“十四五”的十件大事之一。

位区景区拓展范围内的该工程项目总投资3.1亿元,向该行申请贷款2.5亿元,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剧场、宗祠文化博物馆、完善民俗风情土楼设施设备等。目前,倚重该行1.71亿元贷款的注入,项目建设顺风顺水,剧场、风情土楼早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土楼入住率也随着疫情的好转经常“客满”。李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半月前就在网上预订了土楼的酒店。

“客博园工程是为了打造融合德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集‘伟人瞻仰、旅游消费、度假休闲、红色研学’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区、乡村红色旅游基地,工程完工后,既提升了游客舒适度,又辐射带动马鞍古镇、柏杨湖及周边旅游业发展,既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又提高了辐射范围内农民收入”,该县文体旅游局一负责人兴奋的告诉笔者。

做足“畅通”文章,让流通“快”起来

春节假期,笔者驾车到仪陇新县城作客,酒席间聊起仪陇的发展变化时,在县民政局工作的侄子告诉笔者,最让他有获得感的是仪陇县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前,汉巴南铁路仪陇站和马鞍站正在快速推进,明年通车后我们仪陇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听在交通局工作的朋友讲,近年来,我们县上除对主要旅游线路如仪陇新政到马鞍这些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外,还新修了一些断头乡村公路,包括土门到新政,马鞍到新石桥,思德到瓦子等,这样,既方便游客到风景区游玩,同时,断头公路一旦修通了,我们到乡镇、到村检查工作就更近更方便了!”一说到公路建设,侄子就喜形于色。

 

客博园内风情土楼酒店一角

侄子的话让笔者感同身受,笔者在仪陇工作多年,深刻体悟到新修建公路的价值,以思德到瓦子为例,过去驾车从瓦子镇到思德乡参观张思德同志故居,需要绕行经过三河、立山等镇,虽大约只有60多公里车程,但公路沟深、弯急,路面不平,驾驶员和乘客感觉都不爽,一旦两地通了新公路,距离将缩短一半左右。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扶持以及全县百万百姓的艰苦努力下,全县虽已实现脱贫摘帽和乡乡(镇镇)、村村通公路目标,但公路等级不高,断头路多仍成为全县提升投资环境,降低物流成本的拦路虎,为此,该县决心进一步织密公路网络,为全域经济发展助力,为解决资金难题,除多措并举筹集外,还分两期向农发行申请了农村路网贷款。

该行信贷业务部主管告诉笔者,上报的第一笔路网贷款2.9亿元早已获批并已投放2亿元,第二笔2.8亿元近日也顺利获批,近期即将投放。县乡村振兴局的资料显示,两笔贷款共服务总人口43771人,其中服务脱贫人口7499人。

“目前,通过农发行资金的注入,第一期项目工程已接近尾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让沿线村民生活提质,二是让游客舒适度提升,三是让人流、物流提速,四是让全县经济信心提振,两期项目完工后,将为德乡仪陇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农发行支持修建的公路可谓是农民的连心路和致富路啊!”,一谈到该工程项目,负责人兼董事长祝国文对农发行工作称赞有加。

做足“美容”文章,让城镇“靓”起来

在国外打拼多年的杨先生今年决定回到仪陇县新县城过大年。一走进他所居住的公务员小区,小区亮丽的风景让他眼前一亮:树苗生机盎然,停车线线条分别,车辆摆放齐整,楼道清洁宽敞。与五年前他回家时的场景判若两地:那时小区,绿化带树苗枯萎,地面时有污水溢出,车辆乱停乱放,楼道杂物横陈。小区环境着实令他心情郁闷。

从父母口中,他知道这一切改变源于政府近年来在新县城实施的旧城改造,公务员小区正好位于政府规划改造的范围内,政府组织人员年初就加班加点动工改造,春节前终于完工了。

 

农发行仪陇县支行支持旧城改造后的公务员小区一角

据该行分管信贷工作的副行长介绍,2005年,仪陇县政府驻地迁址新政镇后,政府为吸引更多的农民到新县城务工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遗余力完善公共设施,近年来还大力进行旧城改造,该行及时跟进支持,目前已获批贷款1.8亿元,投放1.46亿元,不断提升新县城颜值,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新政居家和创业。同时,随着座落在新政的张思德纪念馆的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思德干部培训学校的扩容改造,自发和分批次到新政实地开展承传红色基因教育和体验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

做足“治污”文章,让生活“美”起来

春节一收假,该行客户经理何文杰就忙着整理信贷客户资料,与县级部门沟通协调,找承贷部门落实贷前条件,他告诉笔者,他现在是忙并快乐着,心里很有成就感。因为由他主要负责资料收集整理的仪陇县通达港航公司6.5亿元水利项目贷款获省分行批复,近期正准备投放。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县政府驻地迁址后,金城镇由于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比较丰富的教育、医疗和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现已发展成为南充市人口最多的乡(镇),也成为全县最重要的商品物流大镇。但由于该镇地处半山腰,长期累积的污染问题日渐成为全镇居民的心病和游客吐槽的焦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政府部门、该行以及企业齐心协力,申报了6.5亿元贷款并顺利获批。

该项目主要是对金城镇现有的污水管网进行清淤和修复,对截污管网进行改造、新建一体化加压泵站。其中污水管清淤20万米,污水管道改造18万米,新增加压泵站34座,土石方工程达90万方。

“贷款获批了,党政领导和城镇居民都很高兴,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完善相关手续,迅速启动这项我县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治污工程,工程完工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现在,我们金城镇还有朱德铜像园、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德”字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和金粟书岩、金山文塔等著名旅游景点,治污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提升金城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那时候,饱受污水之困的近郊农民也会一边大把挣钱,一边享受醉美的自然环境,那日子过得才巴适呢!”,金城镇一副镇长得知项目即将启动的消息后信心满满对笔者说。

“人勤春来早,奔跑趁现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眼下,走出疫情阴霾的德乡仪陇人正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我将带领全行员工,把为民服务刻在骨子里,拉满弓,充满电,持续跑好助力红色旅游的‘接力赛’,进一步激活当地经济复苏的长尾效应,为两德故里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农发行力量”,该行行长段彦骐在近日召开的新年业务冲刺大会上许下铿锵诺言。(廖向东 卢郑聪 吴正夏 张丽萍)

农发行仪陇县支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