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果业:聚焦巩固脱贫 创新利益联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2 20:55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   近年来,陇县抢抓陕西省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苹果基地“北扩西进”战略发展机遇,着力扩大优质核桃、矮砧苹果基地规模,进一步推进核桃低产园、苹果成龄园改造进程,呈现出“调整布局结构、强化科技支撑、配套基础设施、培育经营主体、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带动模式”六项亮点工作,果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tiny-crop-1621559922475

(一)调整布局结构,壮大绿色基地规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思路, 2015年以来,发展果品基地14.55万亩,其中优质核桃9.65万亩,矮砧苹果4.6万亩,花椒等其他时令果品3000亩。完成核桃低产园改造10万亩次,提升改造苹果成龄园管理8万亩次,完成果实套袋6亿只,建设M9-T337自根砧苗木繁育圃100亩、良种核桃采穗圃200亩。扩大晚实良种核桃品种比例及“双矮苹果”栽培模式规模,加快推广“M9-T337自根砧”模式,引进新优品种,填补市场空白。加大推进“北部浅山栽核桃、南部台塬种苹果、县城郊区时令水果”三大板块发展格局。

(二)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果品质量。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核桃试验示范站和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苹果试验站,按照“专家教授+技术骨干+果农(脱贫户)”的服务模式,组建技术团队3个,全力以赴做好全县104个行政村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年开展培训98场次2.0万人,培养果业领军人才4名,培训以职业果农50人,培训务果能手200人。推广矮砧苹果高纺锤整形、化学疏花疏果、地布覆盖及核桃“穴贮肥水”、核桃鲜贮等先进技术16项25.6万亩次。引进新优品种12个,引进核桃种质资源品种154个,筛选核桃实生优良单株8个。

(三)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现代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大涉农资金投入整合力度,加强果园水利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广土壤改良、喷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机械化节本增效生产。每年县级财政预算果业专项资金200万元,申请产业扶贫资金7900万元,新增果品分选线1条,配套烘干机20台,新增果园机械820台套。新增配套果园滴管1万亩;配套安装立架格网4.65万亩,建设苗圃100亩30万株,整修生产道路120千米。引导和鼓励大户、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和企业等工商资本参与苹果生产、加工和流通,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经营理念和产品市场等方面优势,形成合力,加快苹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

tiny-crop-1621559926684

(四)培育龙头企业,搭建发展载体平台,为果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扶持陕果集团、盛源果品、龙湖核桃、邦德农牧等企业及17个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争取项目资金,促进了全县果业产业化的发展。改造冷库两座,发展筑梦飞翔、昊盛炎帝等电商6家。指导8户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报项目资金2100万元。销售果品突破10000吨,其中出口苹果2.6万吨,盛源果品成功跻身省级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五)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宣传推介营销,全力对接开拓市场。以打造“陇州核桃”“炎帝苹果”品牌为重点,精心组织参展果品、制作陇州核桃宣传片、印发果业招商宣传册,组织企业、合作社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内蒙古满洲里推介会等果品推介活动,签订果品销售合同2万吨。2021年5月,陇县盛源果品公司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陕西省唯一一家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六)聚焦巩固脱贫,创新利益联结,让核桃、苹果成为乡村振兴的“脱贫果”和“致富果”。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以政策引导、基地带动、技术支撑、设施配套、技术培训为路径,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为平台,创建“双百”果业基地35个,覆盖脱贫户7541户26393人,占贫困户总人口的73.5%。

tiny-crop-1621559930511

下一步,围绕陕西省“3+X”产业工程发展机遇,聚焦苹果、核桃产业板块,优化布局、示范引领、全链推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陇县果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期。

(一)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守住土地“非农化”底线,推进果业结构调整,促进果品向优生区集中。围绕国家“农业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整合涉农资金等项目,重点抓好标准化果园改造、基地建设等工程,打造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果业园区。紧盯“5132”战略,在东风、东南、天成、曹家湾镇发展矮砧苹果,在河北、东风、温水等北部浅山区发展优质核桃,持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扩大陇县苹果的影响力和外贸市场占有率。

(二)多渠道促进果农増收。増加果农收入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果业发展中,要借鉴推广羊乳经验,一是全产业链上促增收。在“前生产”上,通过实施品种改良、果园升级改造,推行标准化生产和果畜循环等措施,不断提高果品品质,増加群众收入;在“后整理”上,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群众参与到苹果加工销售、运输、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分享收益。二是壮大集体经济促增收。围绕苹果产业集约化发展,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盘活闲置资源资产,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合作经济。整合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发展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积累,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增收。发挥企业带贫益贫功能,发展一批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农户等组成的苹果产业化联合体,不断提升开拓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发展和果农增收。

tiny-crop-1621559934609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支持陕果集团、盛源、龙湖等果业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度,千方百计把优势加工企业、优质工商资本优良项目引进来。

(四)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度规模经营,着力破解苹果产业规模小、产出低。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果业相关贷款业务、创新金融产品,解决果农和企业融资难题。推广开展苹果价格保险等服务新模式,切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