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器“纹”彩千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2 00:18

绞胎釉瓷罐。    延安博物馆藏

绞胎射手骑马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延安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多件珍贵文物揭开神秘面纱,其中一件“绞胎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观众口中的“明星”。它由志丹县文物管理所选送,不仅展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更引发了人们对古代陶瓷艺术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此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也保存着来自西安市、咸阳市、榆林市出土的各具特色的绞胎器。

纹理之舞:绞胎技艺绚丽变幻

延安博物馆展厅内,阳光透过窑洞状的窗户洒落在迎宾大厅内。在该馆基本陈列“辉煌延安”板块,观众们围站在一件“绞胎釉瓷罐”展柜前,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赞叹。区别于其他陶瓷器,这件“绞胎釉瓷罐”身上层层叠叠的独特纹饰,就像千年的纹理之舞,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美学韵味,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这种层层叠叠的纹饰,被称为“绞胎”技法,由于制作难度极高,全国范围内出土的绞胎器极为稀少,甚至元代以后技艺失传,所以目前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每一件“绞胎”文物,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绞胎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包括陶土过滤、胎泥揉练、拉坯、贴敷、粘接、刮削、修整、干燥、磨光、施釉、焙烧等工序。绞胎技法利用不同色调的泥料制成坯泥,通过绞揉、切片、拼镶、贴合、模压等手法形成纹理。

延安博物馆保存的这件“绞胎釉瓷罐”,以其直口、圆唇、短束颈和流线型肩部,展现出唐代陶瓷的典型风格。该罐的腹部收束,底部则是浅圈足,整体造型流畅而和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外表施以绞釉,使得釉色在罐体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色彩变化,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华丽的视觉效果。而足底与内壁则巧妙地露出胎体,为这件作品增添了一抹质朴的自然之美。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文杰通过对吉林和龙渤海国遗址出土的全绞胎釉陶碗、西安韩森寨出土的全绞胎釉陶带盖盂进行模拟实验后发现,绞胎陶瓷的成型既不是采用常规的轮制法,也不是手制法,而是一种特殊的模制法——绞胎模制法。

这种方法使用超过两种不同颜色的黏土,通过精心准备的绞胎泥条和绞胎泥片依托模具模制成型。由于绞胎陶瓷的工艺复杂,制作难度极高,每件作品都会展现出不可复制的自然纹理。特别是在泥片的收缩率不一致时,容易导致作品在干燥或烧制过程中开裂,使得制作难度限制了成品率。

因此,成功的绞胎陶瓷作品即便在唐代和宋代都非常珍贵和稀少,能够保存至今的更少。

技艺高超:“三彩”“绞胎”双结合

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生活用具“绞胎贴面水盂”,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价值,向观众诉说着那个盛世的辉煌。这件水盂,1952年出土于咸阳市唐杨谏臣墓。水盂为扁圆形,鼓腹,平底。内壁露白胎,胎质坚硬细密。外壁呈深浅不同的褐色木纹,纹路自然清晰。

水盂,作为传统文房用品之一,主要用于盛装水或墨汁,供书法或绘画时使用。在文人的书房或画案上,水盂不仅是实用的文房工具,也常因其精美的造型和工艺而成为收藏和欣赏的艺术品。水盂的材质通常为陶瓷、玉石、金属等,而“绞胎”水盂则非常少见。唐代的绞胎陶瓷是文化繁荣和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工艺和装饰特征与唐三彩有密切关系。

同样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随葬明器“三彩绞胎粉盒”,以其精巧的造型和雅致的色彩,展现了唐代“三彩”和“绞胎”双结合的高超技艺。该盒于1971年西安市出土,圆形,盒面及底部隆起,子母口扣合,用白、棕两色瓷土绞糅而成。通体饰水波涟漪纹样。盒盖中心贴塑一宝相花,贴花无绞胎。

还有一件在西安市东郊陕西钢厂出土的唐代“绞胎粉盒”,也属于生活用具,其独特的绞胎工艺和精美的纹饰同样让人赞叹不已。该盒呈扁圆状,分盒身和盒盖两部分,以子母口相结合。盖顶隆起,中心贴塑一变形花朵。通体饰棕黄釉,透过釉层和露胎处可清晰地看到由白、棕色两种瓷土绞和而成的坯体。

此外,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两件陕北榆林市出土的“绞胎碗”,分别属于宋金时期和元代。这些碗的绞胎纹理和釉色不仅展现了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其中,出土于神木县属于宋金时期的生活用具“绞胎碗”,直口、圆唇、深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当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碗口一抹白色,内壁的白褐色纹理交织,仿佛大自然的叶脉,细腻而生动,罩上一层透明釉,更显清新脱俗。

榆林市出土的另一件“绞胎碗”,为元代生活用具,口稍内收,壁呈弧形,小底,低圈足,厚胎。内外壁上部刻绘竖直的丁香叶纹,内外壁下部刻绘6朵水波涡纹团花。口沿内外1.5厘米宽处无纹饰,施褐色釉,简洁而不失庄重。

这两件“绞胎碗”,不仅是古代陶瓷工艺的杰作,更是古代人生活哲学的缩影。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让经过的观众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温度和情感。

极为罕见:盛唐社会文化生动体现

“绞胎”陶瓷技术并不是昙花一现的孤品,而是在汉代、唐代,再到宋金、元代等不同时代均有发现,特别是陕西、山东、江苏等地出土了包括枕、盘、杯、碗、罐、钵、执壶、骑马俑等。它们被保存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中,如同火与土的交响曲,历经千年的淬炼,留下岁月华章,终与观众见面。

在这些博物馆中保存的绞胎器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现保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绞胎射手骑马俑”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绞胎釉狩猎骑马俑”,它不仅展现了唐代绞胎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是唐代社会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生动体现。其中,“绞胎射手骑马俑”的特点在于其生动的人物造型和精细的绞胎纹理。该俑展现了一位射手骑在马上,姿态悠闲,神情专注,正侧身向天空拉弓射猎的瞬间。射手眉目清秀,颏下绘有墨须,头戴褐色巾帻,身着绿色圆领长袍,足蹬褐色靴,右手立鹰,左手举食,活灵活现展现唐代贵族狩猎的生动场景。

“绞胎射手骑马俑”的陶马,也被塑造得高大肥壮,施以赭褐色釉,背驮猎物,与射手的服饰釉色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协调的画面。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俑的胎质采用了高岭土,通过模制和绞胎成型的技法,展现了深浅不同的颜色胎泥相互糅合,形成粗细不等的纹丝状花纹,再切成薄片贴于器胎表面,这种工艺在当时极为罕见,展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

另一件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绞胎釉狩猎骑马俑”,以其雄壮的马匹和英俊的骑士,展现了唐代贵族狩猎的生动场景。可以看到他头戴褐色巾帻,身着绿色圆领长袍,足蹬褐色靴,英姿飒爽。右手立起一只猎鹰,左手举食喂养,姿态自然而生动。他腰间左侧佩刀、弓?|,右侧挎箭囊,装备齐全,彰显了唐代武士的威武之气。陶马则高大肥壮,施以赭褐色釉,背上驮着猎物,与骑士的服饰釉色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狩猎图景。□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