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龙宫是陇西唯一保存的古建筑群,宫内的建筑分前、中、后三组,严格按照中轴对称布局。2003年向游客开放以来,陇西县多方筹资,对遗存的古建筑进行了维修保护,并陆续扩建了陇西堂大殿、戏楼、二圣殿、江王祠、紫气亭、东来亭、济公殿、晟公祠、密勒殿、藏经楼,世界李氏名人园等仿明清古建筑,现占地120亩。该建筑群是研究李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作为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李氏文化,其“尊道贵德、图强兴业、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涵,厚重且深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脉传承新建筑群
陇西堂大殿
陇西堂大殿为仿明清风格建筑,飞檐翘角、丹青彩绘、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大殿为九开间重檐式歇山顶建筑,高十八米,台阶十八台级,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殿内供奉八尊圣像,其中前面五尊圣像,分别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血缘始祖皋陶、得姓始祖李利贞、显姓始祖李耳、陇西房始祖李崇;背面三尊圣像:西凉王李暠、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陇西堂大殿是海内外李氏宗亲举办大祭活动的重要场所。
祖训亭
家风传承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训建设,传统家训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优秀的家风家训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李氏作为天下第一大姓氏虽旁支众多,但十分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因此李氏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江王祠
殿内供奉闽越江王李元祥的圣像。李元祥,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贞观十一年封闽越江王;去世后谥号为“安”,所以通常称他为“江安王”。35岁时奉旨到福建永安开基。任苏州等四州刺史,实封至千户,赠司徒,并州大都督,谥曰安,寿六十七,国妃萧氏,合葬苏州常熟县海嵎山。(二十五史)说附葬献陵。生七个儿子,长子晫,为永嘉郡王;次子皎,为武阳郡王;三子昕,封任国公;四子皓,封义兴公;五子炅,封广平郡公;六子晃,封钜鹿郡公;七子暹,封威卫郡公。在福建一带落地生根,开宗立派。
二圣殿
殿内供奉老子与孔子两尊圣像,为孔子向老子问礼。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陪同孔子前往东周。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长谈之后带孔丘访大夫苌弘,获益匪浅。数日后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驿馆之外并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回去后孔子对众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网缚之,游者可钩钓之,飞者可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天,吾所见老子,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晟公祠
殿内供奉西平忠武王李晟的圣像。李晟( 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代著名军事家。因爵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李晟为唐代朝廷平定叛乱,保疆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济公殿
济公殿
济公是浙江台州人,生于公元1148年,圆寂于公元1209年,原名叫李修缘。他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百姓爱戴尊为济公。因不守佛门戒律,饮酒食荤,举止痴颠,时人和后人亦称他“济颠”。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道济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圆寂,享年六十,临终前曾作一偈云:
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世界李氏名人园
根脉绵延
李氏名人文化馆外形为仿古建筑,共分为三层,布展面积约496㎡。记录了从古至今数百位李姓名人,融合李家龙宫景区内陇西堂、江王祠、晟公祠、李园古建筑作视觉创意。地域与人物特性融合展现,凸显李氏文化的发展渊源。整个馆基于中华姓氏形成历史,阐述李氏发展渊源,传承李氏先贤精神。千百年来李氏族人承前启后,前赴后继,足迹遍布全球,他们的品格德行,思想言论和朴素行为传承着家族的传统。
李氏名人展
弥勒殿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为五开间重檐歇山顶式砖混木结构建筑。供奉弥勒佛圣像,弥勒佛造型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名李契此,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会包容。
藏经楼
来源:陇西旅游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