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即墨丨①大柳树炉包:拾味街头 烙印中的儿时味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07:49

  大众网记者 朱晓娟 李飞 青岛报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青岛市即墨区,主食的故事时刻在这里上演,炉包便是其中声名远扬的一种。麦子的香气混合馅料,经煎烙后形成独有的金黄色嘎渣,这一小商小贩用来果腹的食物,在旧时称“蝈蝈笼”“水煎包”,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1994年即墨崔秀玉注册了即墨第一家美食商标“大柳树”炉包,并在2015年获得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就此,“大柳树”炉包成为了即墨炉包的“代言人”,成为许多即墨人烙印在心头的儿时味道。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朱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