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淄博回应土地补偿款被理财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4 14:42

针对此前三千万元土地补偿款“被理财”报道,山东淄博经开区管委会5月16日晚回应称,这笔款项并非进行实质性的投资理财,而是由经开区城投公司统一代管,但确实存在未经合法程序的问题。淄博经开区农业农村局表示,正在酝酿指导性文件,将征地补偿款纳入“三资”(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体系中来。

当地这一回应并未能有效解释淄博经开区傅家镇镇长和副镇长关于钱款去向的矛盾之词,也没有把收益高达6%的“代管”操作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该事件触及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挑战,但从目前回应来看,当地政府并未对此做出实质性反思。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到,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新发展阶段持续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包括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具体到本次事件,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粗暴挑战至少包括两端:一端是依法行政、合法合规实施征地,一端是保障村民自治、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当前的回应以“村班子建设不健全”“统一代管”为由,仅对钱款“不是理财”“不存在资金风险”作出笼统回应,但不能改变“非法侵占和挪用”的事实,且未经村民大会授权,究其本质还是对法定程序和村民自治的僭越;而关于“将征地补偿款纳入‘三资’管理体系中来”的回应,则主要针对“违规资金使用”的监管漏洞。同样需要提醒的是,这一地方性管理条例不可与上位法中村集体“自主决策”的规定相悖。 

更需要警惕的是,回应将大众视线聚焦在土地征地款的去向与使用上,无形中弱化了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前置性问题,即整个土地征收程序可能存在的合法性风险。无视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未能依法行政、有效监督,悬置制度对权力的约束,这才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当地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应以公开透明回应公众疑虑,在保障农民主体性和合法权益的同时,更要严肃追查各级征地审批环节、地方政府资金监管领域的违法违规之责。(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张文博)

catalogs:112594;contentid:12636248;publishdate:2024-05-18;author:侯甜;file:1715987904402-3e20e3e9-aa3a-45ef-9eac-4307a9429a72;source:33;from:央广网;timestamp:2024-05-18 0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