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南京|180米彩霞街有诗意有故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21:00

城南从来就不缺好故事,这里坐拥秦淮河、明城墙、江南贡院,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典籍文献、诗词歌赋。

夫子庙秦淮河夜景。图源:视觉中国

夫子庙秦淮河夜景。图源:视觉中国

城南有很多条巷子,每条巷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北起升州路,南至上浮桥,长约180米的彩霞街,传闻早先街名为草鞋街。别小看这不长的街巷,还流传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说呢。

人生起伏,时光流转。如今,藏在居民生活区里的彩霞街,依然如几百年前那般热闹喧嚣,一碗老卤面、一笼汤包、一块撒满芝麻的烧饼……美食下肚,尝一尝老街的味道。

街名由来

其实原名“草鞋街”

南京地名专家薛光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明代南京城图》中就有彩霞街,至清代有大、小之分,此称大彩霞街。不过,清代路幅仅3.5米。因其西侧的小彩霞街,在1995年,建设玉带园居民区中被湮没,所以如今已无大、小之分,且街经过改造,拓宽为12米。1995年1月复更名为彩霞街。以彩霞为街名,让人不禁想起美好诗句。殊不知,此街得名彩霞之前,原来却有一个非常草根的名字——草鞋街。

彩霞街街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彩霞街街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朱彦摄

两个云泥之别的名字,藏着这条街道的前世今生。

在《故都印记-南京地名文化解读》中记载,今日彩霞街在古代是集市所在地,每天都挤满了卖鸡鸭鱼肉和新鲜蔬菜的农民,因为贫穷,他们都穿着草鞋。城里人自视清高,瞧不起穿草鞋的菜农,市民相约买菜时,往往说:“走,到草鞋街买菜去!”草鞋街之名就由此而来。后来,一些有眼光的商人纷纷来此开店,就地采购新鲜副食品进行精加工,既保证了质量,又省去了不少麻烦。为了招揽生意,店主们便亮出各有特色的招牌,做起了较为原始的广告宣传。五颜六色的幌子随风招展,犹如彩霞一般美丽,店主们便改称此街为“彩霞街”,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段传说

朱元璋曾借“猫”灭“鱼”

“原来这里有个石猫坊,石柱下刻有石狮子,大概有10米高呢。”老城南王建华比划着对记者说,“这个石猫坊传说是朱元璋造的呢。”薛光表示,石猫坊有好几个名字——“百猫坊”“白猫坊”,都是同一个石坊。这个石坊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据《南京地名趣话》记载,石猫坊是明初开国元勋俞通海府前的牌坊。南京民间传说,朱元璋称帝后就大杀功臣,为的是砍掉刺头,好把大明江山顺顺当当地传给子孙。由于功臣很多,又大多是布衣弟兄,不好一下子全杀光,于是一个一个地慢慢杀。他一面为俞通海造府第,一面又造个百猫坊。意思是警告俞通海——有一百只猫在看着你这条鱼(俞),不老实就要你的命!相传刘伯温与俞通海、俞通渊兄弟有很深的交情,为了不使俞家遭灭族之祸,在朱元璋面前说了不少俞氏兄弟的好话,又骗他说,只要造一个百猫坊,再布一个八卦阵,俞氏兄弟不仅不敢造反,还会老老实实地为朝廷卖命。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没有对俞氏兄弟下毒手。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石猫坊附近的巷子都是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极难辨认的,弄不好走了老半天,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据说这就是当时布下的“八卦阵”。

时光流转

美食始终是这里的招牌

草鞋街、石猫坊、大彩霞街、小彩霞街……许多故事和记忆,都停留在了过去。如同很多城南老街一样,彩霞街也在岁月里悄悄地变化着模样。不变的,是这街巷中,那滑过舌尖直达心底的老味道。

城南老门东。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董家训摄

城南老门东。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董家训摄

在彩霞街与洋珠巷交界处,到了饭点儿的四鹤春面馆好不热闹,一碗碗搁着各种浇头的面条、一笼笼冒着热气的小笼包子被端上餐桌。门口店招上百年老店四个大字,显示着自己的“江湖地位”。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点制作工艺)、南京老字号、江苏老字号……一进店门,各种名头的牌子还有面馆的历史介绍,挂满了墙面。

记者在介绍中看到,四鹤春创建于上世纪初,当时由冯光明联合王肇赢、王松怀、孙爵臣成立合记四鹤春大菜馆,地址设在秦淮河边的大彩霞街24号,坐东朝西,经营面积有160平方米,分为两层木结构楼层,成为当时水西门码头一带的木材商、布匹商、茶商等商家名流聚会、谈生意小憩的场所,再加上店附近手工作坊、小商贩的连家店居多,四鹤春的当家人又懂得经营,使之生意非常红火,到了鼎盛时期与扬州的富春、镇江的宴春,形成“三春”齐名。四鹤春门前店招颇为特别,四角有四只栩栩如生的仙鹤,两边刻有两只鹿,寓意六六大顺、四鹤同春之意。

与四鹤春隔街相对的,是一家炸鸡店,红色的店招上写着:彩霞街炸鸡。店招看起来很新,是因为刚挂没多久。这里原本连店招都没有,不过这家开了20多年的“无名炸鸡”,在许多80后南京人心中,却有着不同的地位,被称作“一口回到童年”。

南京小吃鸭血粉丝汤。图源:视觉中国

南京小吃鸭血粉丝汤。图源:视觉中国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交通四通八达,来往南京的外地人很多,这里的饭菜口味也是兼顾南北,非常包容。短短180米的彩霞街美食,不光有着老南京的特色味道,更藏有天南地北各式风味,安庆馄饨、山东杂粮煎饼、金良酸菜鱼、四川小吃……这些店,虽没有四鹤春的百年招牌,但却像“无名炸鸡”一样,在这条街巷落地生根了,都带着彩霞街的温度。

在南京众多街巷当中,彩霞街不是最精致、悠久、繁华的那一条。它看上去甚至有些陈旧,但也许在很多老南京的心底里,这样的市井温度,才更有味道。

紫金山观察记者 朱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