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7°48'-29°42',东经116°13'-118°29'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毗福建武夷山,北连安徽黄山,西与南昌隔鄱阳湖相望,作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四省通衢”的“上乘富饶”之地。全市国土面积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3.7%,总人口780万、占全省的14.7%,下辖12个县(市、区)及国家级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上饶是江西的“东大门”和离出海口最近的设区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皖江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个国家级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交通优势独特,随着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码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饶“海陆空”“铁公机”一应俱全,已经形成东进西联、南融(海西经济区)北接(皖江经济带)、承上(上海)启下(厦门)、通江达海的立体大交通网络。铁路网三横三纵,高速公路两横三纵,实现了12个县(市、区)县县通铁路、通高速公路。沪昆和京福高铁在上饶十字交会,上饶到杭州、福州1个多小时,到上海、长沙、合肥2个多小时,到广州、北京6个小时。2017年上饶三清山机场正式通航,将开辟至北京、广州、深圳、海口、成都、重庆及西南各地的航班航线。上饶周边1-3小时车程内有南昌、杭州、义乌、景德镇、武夷山、衢州六个机场。上饶江河纵横,以信江、乐安河、昌江为主干的三条水系自东向西流向鄱阳湖、汇入长江的便利,沟通了23条航道。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让上饶快捷地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上饶。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断面水质清洁,均在Ⅰ-Ⅲ类以上。上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东部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三清山,西部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鄱阳湖,南部有武夷山主峰、华东第一高峰——黄岗山,北部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首批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婺源,中部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龟峰。全市拥有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5个4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1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26亿元,门票收入18.2亿元。
矿产资源方面,现已探明的矿种有70多种,500多处矿产地,金属矿主要有铜、金、银、铅、锌“五朵金花”,其中铜储量659.4万吨,境内的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黑滑石、膨润土、石英等。
产业方面,目前,上饶有11个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到96.12平方公里,其中,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成为国家级光学产业基地和光伏产业基地。上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玉山经济开发区2012年被省政府认定为重点省级工业园区,横峰经济开发区于2013年被省政府认定为重点省级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市已经形成了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将全力打造光伏、光学和汽车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建材、食品三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三大新业态产业;上饶是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2016年生产粮食351.5万吨。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4家,农业类驰名商标7个。
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达466个,居全省前列。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60个,绿色食品81个,有机食品10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4个。“赣晚糯6号”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富含天然维生素A的特种水稻品种,婺源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万年县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德兴市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绿色有机示范县,玉山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上饶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全省第四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
上饶古属扬州,自公元前221年设县以来,已有2230多年历史,境内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以弋阳腔、婺源茶道、傩舞、抬阁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鹅湖书院、信江书院、怀玉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是上饶古代文化的象征。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祖籍地,画家阎立本、茶圣陆羽、名臣范仲淹、词人辛弃疾等历史名人在此久居。目前,全市现有大中专院校 31所,其中:本科高校1所、高专学校2所、高职学院1所、成人高校1所、普通中专学校4所、成人中专学校1所、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校21所,每年大中专毕业生2.25万人,可为投资者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上饶是国家商务部授予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台办和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上饶海关、国检机构高效运行,具备了高起点对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平台。2010年上饶市与宁波港共同投资建设的“无水港”正式开办运行,2011年6月开通了上饶—宁波“五定班列”,2014年4月上饶至宁波的“五定班列”升级加密为“ 海铁联运天天班”;福州(宁德)港上饶码头项目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为在饶企业物流配送对接海西和福建自贸区借船出海打通了便捷通道。围绕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的政府这一目标,上饶市将行政审批事项从328项精简至98项,精简率达70.1%,成为全国“审批手续最少、审批程序最简、办理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上饶的良好发展环境得到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被第二届上市公司与城市发展论坛评选为“2011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先后两次被央视评为“中国幸福城市”。近年来,上饶还多次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最佳粤商投资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和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
上饶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方阵。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1811.05亿元,财政总收入30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0.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1.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3857亿美元,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576.6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83.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15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3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16.24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