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烟火秦淮|菜场漫游系列(3)最南京的市集——三七八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24 15:22

城南烟火气

环绕身边的

是我们熟悉的人间至味

今天小秦继续带大家

云逛秦淮口碑菜场

这一站,我们来到三七八巷

三七八巷南起饮虹园,北至长乐路,因“长乐路378号”而得名。清朝的时候,因为巷子的地下是官方用砖砌的大型排水沟,因而得名“官沟”。 年代一久,“官沟”就被百姓讹传成了“干沟”。到了1956年,政府为各家上门牌号,准备将“干沟”各家编为378号、378号-1、378号-2,各家住户认为这样会对通信往来造成麻烦,因而统编成“三七八巷”。

01 品尝原汁原味的南京特色

从三七八巷牌坊迈入,城南茶食店、蜜汁藕店便映入眼帘。刚出锅的糖藕软而不烂、甜而不腻,糯米塞得结实,一口下去,糖藕、糯米伴着清甜的桂花香气,味蕾得到了极大满足。“每年家里过年都会来这儿买点什锦菜,南京人过年可不能没有什锦菜!”

再往里走,鲜肉蛋黄粽、烧饼、蒸糕、赤豆元宵等南京特色美食应有尽有。到了饭点,可以来上一碗皮肚面,加上辣油,顺道买上一只道口童子鸡,不要太舒坦。

“老板,来碗鸭血粉丝,再打包一笼汤包带走。”每逢饭点,小李汤包店里都坐满了人,店里最热销的便是汤包,不仅有住在附近的居民,还有不少远道而来的食客。

粉丝、汤包下肚,暖胃又暖心。若是不够,还可以再斩只烤鸭,紧致的鸭肉沾上特调的卤汁,一口下去,浓浓的肉香混合着卤汁的味道,一切都刚刚好。

02 品味各具风味的八方美食

除了南京美食,这里还聚集了各地的地方美食。清真牛羊肉、老北京老面馒头、扬州特色包子……每到清晨,三七八巷巷子里人头攒动。

“这家的包子好吃,早上人多哦,我每次来都排队。”饮虹园的巷子里“藏了”一家扬州包子,价格实惠,皮薄馅大,许多居民特地早起来这里买包子。

还有一家老面馒头也是附近居民的最爱,白馒头、花卷、豆沙馒头……种类丰富。“北方的馒头和我们这边的就是不一样,更有层次、有嚼劲。”“家里的老人喜欢吃这家的馒头,我经常下班的时候顺路买一点回去,买的人还蛮多的。”

买好了馒头包子,再配上一碗甜滋滋的熏鱼。“这边两家熏鱼味道都蛮好,熏鱼都是现炸的,料也给得足,有时候懒得做菜,就买点熏鱼回去,配上米饭或者馒头,简单吃一餐。”

03 感受老南京的市井人情

有人说,来到三七八巷就感受到了南京的老灵魂。不仅是因为这里遍布着有20多年历史的老店,更是因为这里是“老南京人”的聚集地,有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走进农贸市场,蔬菜铺、水产铺、鲜肉铺等鳞次栉比地排布着,海产品、肉类、鱼虾、干货、熟食、水果、小百货等应有尽有。

自2017年市场改造后,中央空调、广播、无线网络全面覆盖,环境舒适,智能化设备齐全,良好的购物环境满足了周边居民生活的日常所需,土生土长的老南京人起个大早,购买一天所需的物资,吵吵嚷嚷地互相问好。

三七八巷农贸市场没有经过精美的修饰,就是每个人记忆中离家最近的农贸市场,平凡而真实。

这里还有一家特殊的店铺——“哑巴蛋饺”。他们打蛋、拌馅、捏皮,动作娴熟。

蛋饺皮薄肉多,咸甜适中,充满汁水,一个个小小的“工艺品”凝聚了无声者们的心血,已经成为了老城南的新晋网红,每天都会有从河西、江宁等地早起赶来的食客。

在三七八巷

感受升腾的人间烟火气

品味特色的南京美食

感悟点点滴滴

老南京人的市井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