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十三花”宴席 乡村美食的大乘之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22:43

陇中“十三花”宴席

乡村美食的大乘之作

  通渭县历史悠久,厚重的黄土地孕育出了淳朴的民俗风情,古老的堡子、美丽的梯田、幸福的农家大院,无不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恬静、和谐与神奇,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十三花”宴席,是目前通渭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

  “十三花”和“八大碗”一样,都是流行在陇原大地之上的乡村宴席,相比较之下,“十三花”的规格要高一些。早在陇南徽县品尝过口齿生香的“八大碗”,对于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岂能抵挡“十三花”的魅力?

  你以为“十三花”是乡土本色?错了,它的出身绝对够得上高大上,出现的时期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说原是帝王犒劳文臣武将的宴席演变而来,到了唐代更加完善。

  唐、宋、明、清,“十三花”就这样流传下来。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凡有十二和说》一文中就有“饭有十二和,菜有十三花”的说法。光阴流变,到了清朝晚期,十三花宴席,从宫廷美食变成了人人可以吃到的民间风味。

  美食多如过江之鲫,“十三花”并不只是一道简单的席面,每道菜肴浸润的是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念想,至今在通渭,仍被视为民间招待贵客的最上等宴席。

  它融合了当地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习俗和礼节礼仪,并在制作工艺上传承有序,“陇中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定西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陇中“十三花”宴席的菜肴以蒸为主,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鲜味和营养成分,同时以炒、爆、炸、拌、腌、烩等烹调手法制作而成,因而形、色、味各不相同,并形成了以清淡为主的风味特色。

  不算饮茶、干果、迎客馄饨、凉菜的预热环节,“十三花”从正席的跑菜——八盘子热炒到座菜——四碗一锅子,共有十三道菜,一年十二个月,每月一道菜,十二道菜还多出一道菜,寓意年年有余。八道跑菜和五道座菜,加在一起才能称之为“十三花”宴席的正席。

  跑菜很形象,让人想到堂倌在席间穿梭着上菜的情景。跑菜分为八种,依次按一大菜一小菜、一盘子一汤盆的方式上菜。一般上第三道菜时撤下第一道菜,桌子上始终保持两道菜,这种上菜方式的酒席又叫流水席,寓意辞旧迎新;上菜时一道菜与一道菜中间要间隔几分钟,不能太急。

  来,一起品尝“十三花”的美味……

  跑菜

清炖全鸡

  1 清炖全鸡

  这道菜最美妙的便是食材,家养的土鸡洗净后,小火慢炖,炖得很烂的鸡肉几可脱骨,入口滑嫩,汤很清,一点不油腻,喝着很鲜,富有营养,我们的味蕾一下就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