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阳,古色古香的风景,祖辈留下的传承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3:07

丽水乡村纪行|山下阳,古色古香的风景,祖辈留下的传承

政务:丽水市政府新闻办 2020-06-30 22:25

原创 张兆蔚 许军 瓯江行

“丽水乡村纪行”系列原创作品:行走在丽水的美丽乡村,体会乡村变迁,领略丽水乡村自然之美、生态之美、质朴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丽水,欣赏并珍惜它!

美丽丽水

坐标:

山下阳村:隶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0公里处,坐落在松古平原北部边缘,交通便捷。共有475户1200余人,以张姓为主,另有杨、刘、吴、谢、李、周、汤、梁、叶等其他姓氏。2012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3月入选浙江第二批省级农村引领型社区名单。

山下阳

关于山下阳村的宣传报道很多,每一篇都会告诉你“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松阳的山下阳村,一定会迷路”“从山下阳的第一条路开始,你就进入了迷魂阵”。

山下阳

山下阳村的神秘感,让人生出了更多的向往,吸引着我们去这个迷宫般的村子探访。

2019年11月的一天,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走进了山下阳村。

新村古村

村里正在举办“农民文化节”,大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日用品的,有卖土特产的,更多的是现场制作的各种小吃。

村中小广场上,挤满了村民,正在观看开幕式的各种表演。如此热闹的场景,与我所看到的关于山下阳古村的介绍,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农民文化节

古村在哪里?使用无人机在空中鸟瞰,地形村貌清晰显现。

山下阳村属于平地村落,坐落在松古平原北部边缘,背靠仙霞岭山脉,前方是阡陌纵横的松古平原,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村庄呈长方形布局,村中公路边两旁都是四五层高的新式民房。村庄的一侧是黑瓦泥墙的老屋,这应该便是山下阳老村了。

丁字路

据说山下阳村有几个神奇之处,其中之一是布局巧妙的“丁字路”,寓意着子孙世代人丁兴旺,添丁添福,藏风纳气,同时也起着防火防盗的功能。

当鹅卵石小路带着我们穿过广场旁边的小巷,所有的喧哗立刻消失,古村就在眼前。

一条条的小路开始在脚下分岔,一条巷弄走到底往往是一幢老宅的边门,一个转折也许是一垛隔墙,逼仄而幽深的小巷仿佛是村落的脉络,纵横交错。

幸好浙西南一带的乡村都非常质朴,每幢民居大门几乎都是敞开的,可以作为通道,村民不会怪罪你,还常常很热情的招呼喝茶,或者告诉我们只要有门的地方都可以走,不用走回头路,家家户户都连着。

风水塘

最神奇的地方应该是“风水塘”,也有人叫它“月池”。

经村民指点,兜兜转转来到风水塘。一堵黄泥土墙也叫“风水墙”,将风水塘包围其中。风水塘只是一个呈半月形的小小水塘,终年不干涸,池水中倒映着周边古宅的粉墙黛瓦。

紧挨着风水塘的是一块正方形空地,又称地坛,长着一些花草,几个纸板做的古装人物摆放其中,显得有些突兀。

石砌的堤岸将风水塘和地坛一分为二,堤旁有一眼水井,井水依旧清冽。

风水塘和地坛以及古井是一组对应的建筑,取意“天圆地方”。风水墙阻挡着村落风水外流。这里是村庄的地标,寓意“月亏即赢”的风水轮回道理。

香火堂

风水塘是村庄的中心。

风水塘的正后方,是张氏祖堂,也称香火堂。建于清代中期。一层一进的老宅,前有照壁,砖砌门楼,台门青石制作,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塘中有井智水来潮,门外对窗吉星高照,门楣匾额刻“清波映月”四字,大门两旁有一对旗杆石。古屋内额枋、牛腿、雀替等木雕精美,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

香火堂与地坛是当年用于祭祀天地、迎仕、庆典和公共聚会的场所。张氏族人在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等四时八节,均要上香祭祀。

得益于松阳的“拯救老屋行动”,不仅月池经过了修整,张氏祖堂及月池周边的老宅都修缮一新。当天正作为“2019年丽水摄影节”的一个展厅,展示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家作品,来来往往参观的人给古村带来了人气和生机。

张氏祠堂

风水塘的正前方是张氏祠堂。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张氏祠堂很气派,高大规整,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

分为上中下三进厅堂,上堂是祭祀祖先的神圣场所,中堂是族人聚众议事地点,下堂是搭台唱戏的公共场地。

祠堂内各种彩绘惟妙惟肖。还有横梁、窗棂等的雕刻也非常精美。

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启动后,山下阳村把张氏祠堂列为第一个修复对象,经过修缮,焕发着新的光彩。

山下阳村是“2019年丽水摄影节”的11个展区之一。当天,这里有两个重要展览:第三届“10+”全国高校“教与学”对话展、松阳摄影双年展。展览集合了全国16所高校教授及其学生的作品,结合多媒体技术、现场装置、传统影像制作等方式,在这个独特的展区呈现出独树一帜的视觉体验。

古村老宅

虽然来之前也作过一些功课,但深入村庄其中,面对一幢紧挨一幢的具有闽南、浙南、徽派、西式风格的民居时,却仍然被震撼到了。

古 村

这些民居建筑并不高大巍峨,或山墙毗连,或邻弄相隔,连绵成片。建筑格局也相似,古黄色的木柱,四方的天井,气派的马头墙。

值得细细品味的是每幢古宅的门楼、墙体、窗棂、横梁上的石雕、砖雕、木雕等,多以民风、民俗等内容为主题,虽然已显得陈旧,其精美程度却依然让人惊叹。

一般来说,一个村庄只有几家大户会有门楼以及门楣上的匾额。而在山下阳村,几乎每家都有门楼,门楣上都有匾额。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书法之优美,都让人惊叹。

比如月池周边的古宅门楣上的“祥纳启明”“瑞映长庚”“南极照临”等匾额,比如“廉让之间”“光华丽日”等等,还有偏门上也会刻上二个字,比如“象贤”“崇德”“述作”等等,岁月悠长,题款略有剥蚀,然字迹依旧清晰。

一些老屋里还住着人家,大多是老人们,舍不得离开。而一些老屋则已搬迁一空,天井中也长满了荒草,有些则已倒塌。

也有一些在“拯救老屋”行动中获得了重生,用作游客接待中心、村会议室、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

张氏家族

据介绍,山下阳张氏源自福建泉州。清顺治十八年,清政府实行迁海政策,在与郑成功对垒的区域实行“坚壁清野”战略,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内迁,山下阳村张氏家族迁徙到龙泉,康熙初年再由龙泉辗转来到山下阳。

张氏先人将烟叶种植加工技术由福建泉州带到了山下阳,成为松阳最早种植烟叶的村落,张氏以此发家致富,成为松阳望族。在农耕时代,这里文气斐然、富庶一方。

风水营造

建村、造房、建桥、修墓,在古人看来,都是千秋万代的大业,所以一定要找到一方“风水宝地”。然而,无论如何选址,自然山水里总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所以,风水还需要营造。

山下阳村,便是风水营造的典范。

天人合一

由于村庄前方是宽阔的平原,缺少象形地貌守卫水口,张氏先人在建村时就按风水学设计,屋宇街巷远观貌不惊人,却处处暗合风水理念。

建筑群落以月池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开去,张氏宗祠在前,月池居中,香火堂和张氏私塾殿后,还有环绕在村落、巷弄的圳渠以及池塘。

整个村庄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布局,与自然山水紧密结合,村庄格局宛如八卦迷宫,巷道曲折迷离,处处蕴涵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古建的形制,还有所传达的文化传承。

家家户户的门额题刻,还有众多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将传统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和人生目标在民居各处呈现出来。

整个村落就象一个大学堂。不仅体现出主人豁达情怀和文雅志气,传达着祖先曾经光辉的往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标题:《丽水乡村纪行|山下阳,古色古香的风景,祖辈留下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