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茶历史——中国茶文化的缩影
2017-05-13 17:30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期的茶文化都产生于黄河农业文化的中心区域陕西。
西周设“掌荼”之职,列茶事为国礼。
《周礼》记载,西周宫廷即已设置“掌荼”官职,说明远在周朝时,在国都镐京(今天陕西地域内)已把茶事列为国礼,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茗饮之事”。
汉唐以茶为媒,文化繁盛、民族交融
汉唐时期,茶事鼎盛。长安作为汉唐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茶文化与各家文化融合的地方。
儒家思想与茶文化结合后,形成“茶可雅志”“茶表敬意”的人格思想和人生态度;佛教寺院饮茶之风大盛,形成了“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的风尚,和“禅茶一味”的茶道与佛教思想共通;道家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崇尚自然”的美学理念。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在道经《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记载:“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唐人陆羽更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茶著作——《茶经》。
唐朝时期,茶风鼎盛,饮茶习惯对周边少数民族产生重要影响。
吐蕃、回纥等周边少数民族渐如唐人“一日不可无茶”。自文成公主的入藏,饮茶的习俗开始传入吐蕃。唐玄宗开元年间,吐蕃与唐在赤岭(今日月山)、陇州(今陕西陇县一带)等处“茶马互市”。
日本在唐代之前尚不产茶,将唐都长安的茶文化传播到日本的却是日本派遣到唐朝的留学僧。其中,以空海、永忠最具代表性。(在位于西安东南郊铁炉庙村北乐游原的青龙寺内,还建有空海纪念碑。)
在唐代的中西方贸易当中,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茶外销的贸易中心。茶叶沿丝绸之路输往中亚、东南欧和北非,是当时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
明清茶贸易继续兴盛,助推经济繁荣。
明清时期,陕西茶商抢抓边茶贸易时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茶贸易发展过程中,开创了茯砖茶的始祖文化。
西安茶博会,历史与茶文化完美交融,茶人与茶产业携手共进。
如今,国泰民安、文化昌盛,西安苍山华博会展有限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选茶”的服务理念,承办每年一届的“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以茶为媒,推进我国东西部地区以及国际茶文化交流,为茶人、茶企、茶商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为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6月10日至13日,第11届西安茶博会将在古城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30000㎡超大规模展位,近万余品牌,上千家国内外参展商汇聚,近50场活动引爆,将再一次为古城茶客和四海来宾带来一场视、听、味、触、感之极的盛世茶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