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丽水:千年古镇之松阳古市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08:19

松阳县文广旅体局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种我们老祖宗视为日常的生活,也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理想——这是对从前慢的渴求。

忙碌的日常中,选择去一家老街茶室小坐,选择去一个古镇漫游,便是选择了片刻闲适的人生。

漫步在满是烟火气息的古镇,是抚慰都市人焦虑的极佳方式。

但今日之老街古镇已是千千万,大多已经商业气息浓厚,原始风貌也被掩盖,要去一个能做场旧时梦的古镇,还得去松阳古市看一看。

千万次的梦里古镇,不如见一次古市。

长街交织,巷子幽深,木门在光影中被“吱呀”推开,这是哪位游子记忆中的声音?这是「古市」,一半在历史中,一半在生活中的古镇。

古市是丽水最老的集镇之一,比松阳县1800多年建县历史更久远,约有两千余年。而建置的历史要从东汉四年(公元199年)说起,那个时候,这地方可是有点儿来头。

它坐落在瓯江上游的松阴溪岸边,距离现在的松阳县中心11公里,与遂昌县城隔了15公里,初期是松阳县治的所在地。不过,因为水患总是不请自来,县治后来搬到紫荆村去了,就是现在的西屏街道。

后来在1930年,古市“镇”被正式确立,而“古市”之名来源于古老的集市,从前集市只能在县治所在地开设,县治搬迁之后这里便成了“旧市”。因这悠长的集市历史,老百姓更喜欢把古市称作旧市街。

那时候可是唐朝之前,能有个“市”的名头,那得是有点小名气的。

▲古市旧貌 作者:谷子林

千百年前松阴溪两岸是文化的交融之地,商业贸易往来频繁。古市镇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毗邻水域,成为商贾云集的聚散之地。

古老的市场和街巷交错有致,传统手工艺品、丝绸、茶叶、陶瓷等物产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商贸体系。商贾之间的繁忙交往,使得古市镇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周边地区的商业重镇。

松阴溪两岸的商贸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商贸往来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使得古市镇在商贸繁荣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商贸兴盛的历史,如今仍然在松阴溪两岸的古老街巷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古市老街下街段的这座安里亭建于清代,也称社庙亭,是松阳县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古亭。

从旧治、旧市演变为现在的古市,这个地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的进程和发展相辅相成。

如今,古市镇还保留着长1060米紧临松阴溪的古街,分为上街和下街,街道中还穿插着众多如毛细血管般分布的巷弄。

从前上街是名门大宅区,下街是商业街,有烟纸弄、纸厂弄、米行弄等,特色分明。这些街道和散布着的许多古老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镇。

▲古市老街下街段黄泥马头墙老建筑

汉代时期,古市是一片商贸繁忙的区域,市井喧嚣,商旅往来,将繁华的画卷铺展在这片古老土地上。

商贾们驱车而至,纷纷涌入这个汉代的商贸要地。古市镇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各类商品交流的中心,各地特产汇聚于此,使得这片古镇充满了勃勃生机。

▲古市老街上街段上开了五六十年的小店

当时街道由石板铺成,曲折有致。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摊位,彰显了那个千年前的朝代市井的热闹景象。

汉代商贸在这里达到巅峰,各地的特产如丝绸、茶叶、器皿等通过这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也为古市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市老街上街段保存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

随着时间推移,古市古镇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岁月嬗变,汉代繁荣的市井生活如同流水般远去,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清道光年间保存至今的孝节牌坊

时间的刻痕深深刻在每一块砖瓦上。新修的城墙回望着昔日的印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触碰这厚重的砖瓦,沉浮的年岁在指尖流淌。泥土间的厚度,是古镇的根脉,也承载着古至今的日日夜夜的烟火。

古市的风骨,便藏在其间。

可时代浪潮跌宕起伏,古市怎么能这么沉得住气,一直做到“根不变”?这是因着古市古镇内心的沉静。

那些真正能代表松阳建筑特色和居住文化的民居,如今安然静立在古市古镇中,并不引人注目,却是高耸的摩天大楼无法替代的,也是别处再难找回的。

生活需要恰好的温度。

松阳古市古镇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平凡的人间烟火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于人们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交织融合。

在古市,没有人刻意生活。

在老街上,祠堂、理发店、打铁铺、草药铺、小商店、裁缝店、小吃店、酒肆等零星散落,这些“从前慢”总勾人停下脚步。

在火光与阴暗中,铁匠挥动着锤子,打铁的声音回荡在有些寂寥的老街上。在老街口,开了几十年的馄饨摊人来人往,热气袅袅升起。

几千年农耕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勤劳、节俭、孝顺等价值观都与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对土地的敬意与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

正是这些传承几千年的生活哲学,也为古镇带来代代相传的人文生活。但现在,只有在老者的清谈中,那些曾经繁荣昌盛的岁月偶尔在提醒我们,古市曾经拥有过一个绚烂的“春天”。

这个“春天”,是这座小镇的灵魂。

周边|卯山

距离古市镇3公里,驾车约7分钟

卯山坐落在古市的东面,携带各种传说背景,让它自带一股神秘色彩。

相传在唐代,著名道教真人叶法善,在卯山修炼成仙,后来成为唐玄宗的座上宾,并圆了玄宗到天堂与杨贵妃幽会的梦,因而备受尊宠,105岁仙逝,归葬于卯山。

卯山顶上的一口古井,深6米,常年井水不绝。

相传叶法善曾七七四十九天施百草茶以消灾灭病,其泡茶用的水,用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除此,卯山还是江南叶氏的发祥地,全国叶姓半数以上都为卯峰叶氏后裔。

周边|十五里村乐成长基地

距离古市镇6公里,驾车约10分钟

乐成长基地,位于松古平原腹地,一侧则临靠着松阴溪畔。基地内儿童游乐场及活动区超6000多平米,是进行亲子活动的好去处。

基地内设有卡丁车、小火车、沙滩车、彩虹滑梯,还有有6500平方的露天大草坪可进行帐篷、天幕的搭建。

春夏时期还有超过50亩的桑葚采摘园对外开放。

周边|八都与鲵同行溪鱼养殖基地

距离古市镇3.5公里,驾车约8分钟

深入大自然腹地,探寻珍稀动植物的奥秘。到访中华鲟、娃娃鱼养殖基地,向养殖园负责人学习濒危鱼类的习性与养殖方式。

在中草药种植基地里,伴着药香尝一尝中草药,听草药老师讲中草药的药理和药性。实践出真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周边|山下阳村

距离古市镇7.4公里,驾车约12分钟

山下阳村,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传统古村。清初,张氏家族在此定居,按照传统星象布局,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松阳保存最完整的规划古村之一。

村内保留了许多古老建筑,如黄土墙、白灰墙面、马头墙等,构成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画卷。村巷蜿蜒有致,石砌的卵石巷道将村庄分割成若干“口”字建筑群,老屋保存完好,门楼上刻有字样,传承着祖先的光辉和对后人的期盼。

摄影:汤岛

风水塘是村庄地标,呈半圆形,寓意“月亏即赢”。塘后是历史悠久的水井,清冽如昔。月池周围有古代大屋、中西合璧的民国洋楼,形成古村的历史轮廓。

张氏祠堂建于清嘉庆年间,分上中下三进厅堂,内有精致的彩绘和木雕艺术,展现了丰富的民俗内容。

漫游古镇,闲适人生

风月沧桑话古市,

一如往昔。

原标题:《冬游丽水:千年古镇之松阳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