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旅興市 南充打好“巴蜀特色”牌
日前,南充市政府通報今年上半年文旅成績單:經初步統計,今年1至6月,南充共接待游客6100萬人次,實現文旅產業產值780億元。按照南充市《關於扎實開展文旅產業升級賦能行動的工作方案》制定的目標,順利實現游客接待量、文旅產業產值“雙過半”。
六百裡秀美嘉陵江,兩千年人文南充城。近年來,南充以全面建設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發展示范區為抓手,加快實施文旅興市戰略,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現有景區升級增魅力
“新修建的綜合服務中心正在完善設施,年底前將面向游客開放。”8月14日,位於南部縣的升鐘湖景區傳來好消息,總投資14.08億元的升鐘湖提檔升級項目即將全面完工,可滿足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的需要。
作為我國西南地區的大型人工湖,升鐘湖水域面積8.6萬畝,1984年7月正式蓄水,1998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級風景名勝區稱號,已多次舉辦釣魚大賽。不過,原有的文旅基礎設施,已無法滿足游客需要。“停車難、設施舊、交通不便、業態少,升鐘湖在旅游市場的競爭力沒能完全發揮。”南部縣文廣旅局局長吳雲說,也讓改造提升勢在必行。
升鐘湖提檔升級項目建設現場,建設方中交一公局集團升鐘湖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徐言介紹,全新的游客中心至大壩道路連接線、環湖景觀道路、海螺廣場等設施已全面竣工,涵蓋吃、住、行、游、購、娛等六個業態,“在即將於9月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升鐘湖國際釣魚大賽上,游客將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我們還在全力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吳雲表示,圍繞“一核一軸三片區”總體布局,以景區提檔升級為契機,升鐘湖還在籌備漁業博物館、非遺文化體驗等項目,著力打造以旅游度假、濱水游樂、休閑垂釣、賽事活動為核心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
按照《關於扎實開展文旅產業升級賦能行動的工作方案》,南充各地景區都積極“煥新”。包含朱德故裡景區、印象嘉陵江旅游度假區、張瀾故裡景區等老牌知名景區在內的多個點位,均被列入提檔升級計劃,南充將在2026年12月前,新培育和創建一批省級旅游度假區、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
文旅產品迭代“活”起來
機身長6.05米、“身高”1.93米……6月18日,高坪區繽紛水岸濕地公園內,2架外形似“蛋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順利起飛,標志著川東北首條無人駕駛航空器旅游觀光航線首飛成功。
無需滑行跑道,不用飛行員,乘客隻需系好安全帶坐等飛機垂直起飛。與傳統的乘游船覽江景不同,該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最高飛行高度可達120米,透過全景擋風玻璃,游客可在百米高空飽覽嘉陵江風光。
“這不僅是搶灘‘低空+文旅’新賽道的先行先試,也為我們的文旅產品迭代提供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高坪區文廣旅局局長明剛表示,目前,南充臨江東方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已與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億航智能達成合作,將推出集景區觀光、科技展示於一體的空中旅游體驗文旅產品。首條嘉陵江低空游覽航線,預計今年內開通商業運營。
博物館研學社教產品、演藝旅游產品等也在陸續“上新”。8月8日上午,20余名少年兒童在南充市博物館社教老師周紅青的帶領下,參觀了“詩畫嘉陵·人文南充”川渝歷史名家原作展。參觀結束,孩子們還“趁熱打鐵”,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如何運用墨色的濃淡干濕、線條的粗細變化,表現荷花的形態神韻。
“這些活動現在很熱門,參加都要靠搶。”學生家長張青表示,希望這樣的研學社教能再多一點。
“舉辦多樣的研學社教活動,將成全市博物館的常態。”南充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館不足百日的南充市博物館,已先后舉辦十余場研學活動,形成了“我在博物館裡修文物”“博物館裡的民俗體驗”等多個活動矩陣,為全市其他博物館“打了樣”。
據介紹,南充還將利用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建立以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南充市博物館為引領,以南部縣升鐘水庫博物館、儀隴縣剪紙博物館、高坪區六合絲綢博覽園等為支撐,以工業博物館、鄉史村史和社區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群落,推出“博物館之約”特色項目,打造集文創開發、社會教育、研學體驗於一體的文博旅游體系。(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浩煊)
(責編:羅昱、章華維)